政黨立場影響通膨預期 經濟學者:可能導致錯誤決策
有線電視新聞網(CNN)報導,對美國今年的通膨預期,明顯因為投票偏好而出現懸殊差距。密西根大學上月進行的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,共和黨人預期未來一年物價上漲大約7%,比民主黨人的3%高出逾一倍,是該調查自1980年詢問受訪者黨派背景以來的最大差距。
根據主持該調查的首席經濟學家科廷(Richard Curtin),兩極化的通膨預期是相當新的現象。始於2000年代小布希和歐巴馬時代,情況並不令人憂心,但川普當選後就「爆炸了」。
科廷說,「對於通膨預期的黨派分歧,不幸主導了對當前經濟趨勢的理性評估。這種情況可能會促使消費者和決策者都做出錯誤決定」。儘管黨派分歧並不是新鮮事,科廷警告表示,談到通膨等問題時,「黨派之間持續存在懸殊差異,已產生巨大的經濟不確定性」。
實際上,消費者對價格的看法非常重要。因為通膨既是經濟力量,也是心理力量。當民眾預期物價格上漲,往往提早進行大宗採購,增加對商品的需求,反而推高價格。這是一個很難打破的循環。
儘管美國的消費者支出在疫情期間一直很強勁,但正出現受挫跡象。密西根大學上周五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,1月消費者信心降到12年來的次低水準。
科廷說:「儘管Delta和Omicron新冠變種病毒促成下降趨勢,但也起因於通膨率不斷上升。」
消費者預期對聯準會(Fed)會如何管理利率,也發揮了重要作用。但衡量這些預期很棘手,尤其是當通膨變得這麼兩極化時。
經濟學家拜德(Carola Binder)指出,「當消費者接受訪調說出通膨預期時,通常對通膨預期沒有完整資訊,他們說的是與對廣泛經濟狀況的樂觀程度有關的事。」
他補充表示,預期不總是會轉化為行動。如果共和黨人認為物價會繼續飆升,應該會比民主黨人買進更多商品。 但至少目前為止,還沒發生這種狀況,他認為「民眾沒真正說出他們會採取行動的通膨預期」。
上一則
Dollar Tree不再銷售1元商品 消費者群起抗議
[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福步网络删除]
[国外服务器租用平台的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