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企不敢漲價只好偷偷減量 「縮水式通膨」當道
隨著全球物價大漲,價格不變但減少份量的變相漲價做法,成了日本企業因應成本上揚之道。路透報導,這種「縮水式通膨」在多年來深陷通縮的日本已行之有年,不滿的民眾甚至創造出一個網站,專門追蹤商品「縮水」的情況。
45歲的伊澤先生(Masayuki Iwasa)不滿他愛的巧克力餅乾愈來愈小,創造了「值上備忘錄」(www.neage.jp)價格追蹤網站,記錄偷偷變相漲價的「縮水式通膨」商品與服務,從洗衣粉到迪士尼樂園,迄今追蹤約400項商品與服務。
根據該網站,2008 年,Bourbon品牌將一包150日圓(1.3美元)的巧克力餅乾的數量從16塊減少到14塊;後來,該品牌又將每塊餅乾的重量減少,使得每盒重量從112.5公克減少到110.6公克。該公司未回應置評請求。
另外,亀田食品公司也把kaki pi米果零食產品的每包重量減少5%至190公克。發言人說,無法再靠緊縮支出來抵銷原物料和運輸價格上漲,只好縮縮減產品份量。
旗下擁有「薯條三兄弟」知名產品的卡樂比(Calbee),已表示下月將把部分洋芋片和Jagarico薯條含量減少約5%。
伊澤說:「在日本,通縮的影響代表難以直接漲價,因此縮水式通膨是種不得已的做法。然而基本上,它是偷偷摸摸的,困擾著我。」
雖然這種做法不只出現在日本,例如以Oreo餅乾知名的億滋國際在2016年讓「瑞士三角巧克力」尺寸縮小,引發全球消費者強烈不滿,但這種減量做法在多年來飽受通縮困擾的日本卻很盛行。
由於日本消費者物價和薪資過去二十年來幾乎沒有變動,企業害怕失去消費者,因而不願調漲產品價格。
對於決策者來說,這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,因為他們希望見到物價上漲,這是促成良性支出循環、帶動經濟成長的必要元素,尤其是在人口老化和減少的情況下。
現在有跡象顯示,日本企業也快撐不住了,因為原物料價格飆漲、日圓疲軟,導致企業必須支付燃料、咖啡豆和牛肉等原料的成本提高。
路透的調查顯示,目前僅14%的日本企業把上漲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,另有40%的公司表示他們計劃這樣做。不過,食品企業最不願意轉嫁成本,擔心消費者不買了,結果使得減量成為保護公司利潤的少數方法之一。
上一則
恒大設風險化解委員會 防堵市場骨牌效應
下一則
世界石油大會登場 疫情影響許多大咖被迫缺席
[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福步网络删除]
[国外服务器租用平台的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]